监督执纪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
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。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,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、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严格执行党的纪律,准确运用“四种形态”,实事求是、毋枉毋纵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。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,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、保障激励作用,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又有温度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、干事创业。
在准确运用“四种形态”上巩固深化。“四种形态”蕴含着多数与少数、量变与质变、严管与厚爱、惩治与挽救等深刻的辩证法,让纪律这把“戒尺”的刻度更加精细、精准。在实践中,要深入落实《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“四种形态”实施办法(试行)》,将其作为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。坚持治未病防未然,落实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方针,注重用好第一种形态,充分发挥“四种形态”层层设防的作用,常态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综合运用谈话提醒、批评教育、责令检查、予以诫勉等方式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,及时纠正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确保第一种形态真正用起来、实起来、硬起来,做实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。坚持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,坚决做到办该办之人、惩要害之处、把质效之关,实现查办案件政治效果、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;加强对运用“四种形态”情况的动态分析与监督检查,及时发现和纠正畸轻畸重、处分执行不到位等问题,提升运用“四种形态”的质量和效果。坚持精准定性量纪执法,在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,统筹把握事实证据、纪法标准、思想态度等具体情形,综合考量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、情节、危害、后果等因素,区分不同情况,给予不同处置,做到宽严相济、精准得当。
推动“三个区分开来”落细落实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激励干部开拓进取、干事创业。要落实好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旗帜鲜明地惩处腐败者、保护担当者、支持干事者,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知重负重、敢做善成。细化政策适用界限,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关办法,对干部在积极探索、改革创新、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偏差进行综合研判,进一步细化可视情节予以免责或减责的具体情形,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。促进制度规范执行,深入研究具体化、规范化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的工作程序,做到务实可操作;认真开展调查核实工作,严格按规定程序作出结论,科学评价干部履职行为。敢用善用狠抓落实,把准政策界限,规范组织实施,指导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准确把握政策尺度,坚决防止混淆问题性质、搞纪法“松绑”;组织开展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政策解读和专题培训,定期编发、学好用好指导性案例,推动敢用会用善用。
打好精准问责、澄清正名、回访教育“组合拳”。做到精准问责不放松,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、重点问题问责案件提级审核、质量评查,防止问责不力、问责泛化等问题,坚决做到依规依纪依法、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以精准科学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意识、激发担当精神、推动工作落实。澄清正名不松劲,精准规范、审慎稳妥开展澄清正名工作,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且符合澄清条件的干部,采取书面澄清、通报澄清、会议澄清、当面澄清等多种方式,为被举报人澄清问题、消除影响,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。回访教育不懈怠,健全跟踪回访机制,通过实地走访、电话回访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,综合掌握回访对象所犯错误性质、情节、处分类型以及其思想、工作和生活动态,有针对性地开展回访教育,既体现组织的严格管理,又彰显组织的关心关爱,帮助其卸下包袱、轻装前进。
(本文刊载于《中国纪检监察》杂志2025年第08期,作者:黑龙江省鸡西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监委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