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AI,该如何有价值地焦虑?

舆是乎|面对AI,该如何有价值地焦虑?

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2025-04-29
作者:评论员李春艳

近日,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为浙江全省干部上了一堂AI通识课。今年以来,浙江、广西、广东深圳等地纷纷部署“AI+”赋能千行百业,成为积极应用新技术、有效缓解AI焦虑的典范。

从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,到今年初Deepseek的脱颖而出,随后manus、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出现一鸣惊人,技术革新太快,真真切切让人们对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。当AI像水和电一样渗透进生活,有人在工位上紧盯屏幕计算自己被替代的概率,也有人在培训班加紧学习“AI提示词”课程,这场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,正把“人机关系”的终极追问推到舆论前台。

“新技术会不会消灭旧岗位”“不会使用AI就会被淘汰”等等,诸如此类的新兴科技与传统行业的冲突,千百年来并不鲜见。但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技术本身,而是人类对技术价值的认知错位。

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,英国工人捣毁了织袜机;如今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亮相后引发不少争议……科技日新月异的迭代升级,不可避免会经历新旧观念转变的阵痛,技术革新对行业格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,由此带来的就业结构性调整,更易让人们滋生焦虑情绪,背后投射的是人们无法掌控未来的恐慌。

既然难以避免,如何“有价值”地焦虑更值得思考。

必须承认,科技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是大势所趋,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更是不可逆转,每个人都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。历史早已证明,技术革新不是坏事。就像蒸汽机虽然替代了手工纺纱,消灭了手工业者,却创造了工程师、机械师、火车司机等新职业。AI到来的同时,人们尚未完全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从“技能熟练”转向“创意独特”。人类的不可替代性,藏在AI无法复制的价值判断、情感共鸣和复杂决策中。

顺势而为拥抱新技术,就有机会打开新世界的门。

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,盲目否定甚至抗拒新事物并非理智。每个人更需要关注的是:我们是否具备应用新技术成果的能力?怎样提高AI素养?怎样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?把焦虑转化为动力,用“成长性思维”勇敢接纳变化,找到个人发展的方向,把个体的独创性思维融入AI应用中,才能彻底化焦虑为动力,更好地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。

历史终将证明,技术发展带来的不是未来焦虑,而是文明机遇。在焦虑中迎难而上的个体、在冲击中创新制度的社会、在变革中坚守人文精神的文明,终将在这场人机共生的革命中,书写新篇——因为科技的终极价值,从来不是让机器像人,而是让人类成为更完整的自己。

(作者是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记者)

责任编辑:李思垣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